上海京剧院尤继舜、陈平一演奏《山坡羊》。蒋迪雯摄
在京剧曲牌《小开门》浓郁历史氛围中,“2014上海新春京剧晚会”拉开帷幕。《小开门》由京胡、鼓、齐钹、小锣演奏,曲调单纯古朴,这是1790年“三庆徽班”进京成为京剧的重要标志;曲风一转,《西施》选段亮相,1923年梅兰芳与琴师王少卿创作《西施》时,首次在京剧乐队中加入京二胡,丰富了京剧音乐的表现力……与以往演出不同,晚会按照京剧发展史安排曲目,带领观众进入美妙的京剧音乐之旅。
昨晚,京剧乐队的精彩演奏成为亮点。第二板块“传承创新”同样选取了经典唱段,但乐队演奏员由6人扩至15—19人,增加二胡、大阮、中阮、三弦等乐器的数量;第三板块“繁荣发展”,上海民族乐团80人管弦乐队和京剧乐队联袂演奏京胡曲《凝思曲》、《夜深沉》、《山坡羊》,更是一次重大的艺术探索。由于传统民族管弦乐与京剧伴奏乐器同根同宗,所以较之交响乐队更显和谐融合。观众掌声、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,表现出了对于此次京剧伴奏音乐所做改革探索的高度认同。
放下指挥棒,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在全场掌声中如释重负,“京剧表演程式化,每个大牌演员又有自身特点,常规的民乐演奏鲜有机会接触到要领。晚会磨合时间短,对乐队和指挥都是考验。”遇上散板、甩腔、华丽的即兴发挥,更令王甫建头疼,“没有固定节奏,非常随意,乐队根本排练不出来,只能随机应变,既要跟上演员节奏,又不能破坏音乐表现力。”短短一天排练,80人的民乐队要达到十多人京剧乐队的默契度,人数大扩容,难度几何级数增长。所幸上海民族乐团曾与上海京剧院合作,为15名青年演员30个唱段配乐,让不是戏迷的王甫建和团员说起京剧来如数家珍。谈起昨晚发挥,王甫建尤其推崇《野猪林》《夜深沉》《女起解》,“《女起解》京胡演奏变化很大,随它怎么变,我们都能跟上。”对于京剧音乐创新,王甫建提出,“我们不能单纯做放大的伴奏乐队,而是要让京剧音乐更有表现力。戏迷观念也要革新,不能停留在一种风格。”
“80人的民乐管弦乐队出现在京剧舞台还是第一次。”对导演刘文国来说,两者风格乍听截然不同,却有天然契合点,“京二胡细腻美妙,有主角的光彩,但离不开乐队整体烘托。”为体现京剧音乐发展,晚会乐队从8人到12人、26人、80人,“阵型”不断变化,座位、布景、话筒随之变化。
比起乐队磨合,召集26位顶级京剧艺术家反而简单得多。刘文国透露,八十多岁的童祥苓身体不好,仍坚持到松江大学城参加彩排,“大家都非常配合,随叫随到。艺术家都说,这是为了京剧发展而来。”李维康表示,“初次实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方向是对的,丰富我们的乐队实在是件大好事。”赵葆秀说,“民族音乐更能表现中国人的情感,配京剧唱段,震撼厚重。”京胡演奏家燕守平与民乐团合作《夜深沉》,“多年前就想做这样的演出,终于一偿夙愿。”